2014的山东艺考缓缓拉开大幕,各路考生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作为艺考的过来人,他们当时又经历过哪些酸甜苦辣?近日,记者采访了山东财经大学美术专业的大一学生小张,听她讲讲艺考那些事儿。
考前:最大的感受是累
小张此前就读于山东枣庄一所高中,那一届美术生有270多人, 高二下半学期,他们开始到外地学习美术,去济南的学生最多,杭州和北京的学生较少;济南的学费最便宜,杭州次之,北京最贵。
小张去了杭州的一家画室学习,代课的老师是美术学院的大学生。画室有十多个学生,每人学费加住宿费共一万多块钱,小张说,他们画室的费用算是比较便宜的。此外,他们每月还要缴纳500元伙食费,画画用的工具自费购买。
小张刚到那里时并不习惯,她住在集体宿舍里,南方天气潮湿,贴着瓷砖的墙上到了冬天开始滴水。“宿舍里有空调,但不是整天开着,因为电费需要自己交。”她说。
画室的学生每天早上6点40开始跑早操,8点至11点半画画,下午是1点半至5点半,晚上是7点至10点,每天画画10多个小时,睡觉时间接近12点。与那些在学校里复习的孩子相比,他们并不轻松,甚至是更辛苦。
在杭州学画的日子里,小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背着画包去写生,一个画包有20多斤,装满了画画的工具。 “除此之外,最大的感受就是累,想赶快考完。” 小张说。
考中:错过汽车 丢了钱
2013年的艺考也是二月份开始,为了准备考试,小张没有回家过年。小张报考了山东大学、天津工业大学、景德镇陶瓷学院、中国美术学院等七八所院校,一所学校报名费为150或180元,有的同学报考了十四五所学校。
小张的第一场考试在潍坊,她和同学没有买到从杭州到潍坊的火车,打算先坐火车到济南,然后转车到潍坊。当天火车晚点了,他们到达济南已经是晚上8点多,因此没有赶上去潍坊的车。他们找到宾馆以后,小张发现自己的钱丢了,同伴丢了一支镯子。小张着急地不知所措,只好打电话给爸爸,爸爸连夜开车到济南,把他们送到了潍坊的考点。“如果赶不上车,我就不去参加那场考试了。”小张说。
考试的时候有不少考生是带着家长去的,主要是舞蹈和声乐的考生,家长负责报名,这样能省不少事,可以多考好几场,
在考试的半个多月时间里,小张辗转济南、青岛、潍坊、杭州等地,她说相较于考前的通宵熬夜,考试时候则相对轻松。“安排好了就不会很累。”
小张考前最想去的学校是中国美术学院,报考时的目标则是天津工业大学,考完以后她觉得去哪所学校都可以。她说这倒不是因为自己考得不好,而是报考的学校都是自己想去的。最终她被山东财经大学录取,她对这所学校的评价是:“还行吧。”
“现在很怀念那段日子”
小张说,学习美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一所好的大学,自己也挺喜欢画画。在考试前的那段日子,小张和同学经常画到晚上12点以后,有时候甚至通宵作画,“画得手腕疼。”小张说。
小张说,虽然学画的那段日子每天又累又困,但是特别开心,因为在画画之余,还可以和“小伙伴”一起玩耍,她现在特别怀念那时候。有时候不想画了就想想大学的日子,然后就有动力了,同学们在一起也会相互鼓励。作为一个过来人,小张说:“希望学弟学妹好好考试,珍惜艺考的时光。”(文/张晓黎)